新源地震台
一、台站简介
新源地震台处于天山深部腹地,南北天山地震带在其东部交汇,台站南北两侧断裂分布密集,北面有喀什河断裂、阿吾拉勒断裂、博罗科努断裂,南面分布有巩留南缘断裂、乌孙山断裂、特克斯河断裂、那拉提断裂等,1812年3月8日在喀什河断裂发生8级地震,距离新源县城40公里。近年来,新源周边多次发生有感地震,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交界发生6.6级地震,距新源县城120公里,新源地震台每年记录新疆及全球地震几千次,为地震观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新源地震台现有职工7人,其中40岁以下职工6人,在读博士1名、研究生学历1名、本科生5名,目前台站有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2人。
图1 新源地震台联合办公楼
二、台站历史
新源地震台于1971年8月建立,台站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城南,2005年十五改造后办公室搬迁至新源县建设街综合办公楼,为国家基本地震台。新源地震台成立以来,曾进行过地电、地温、核旋磁力、地磁、模拟测震等项目的观测。1982年,新源地震台被国家地震局确定为全国基本地震台网Ⅱ类台,参加国内地震观测资料交换,1985年7月,建立地震无线通信网,架设XDD-801型25瓦单边带电台,每日在规定的时间和频率上给新疆地震局上报观测资料;1988年5月,新疆地震局实施北天山台网优化方案,在新源县则克台镇铁木里克村修建了遥测台,安装了模拟短周期测震仪进行测震观测;1990年1月1日,新源地震台正式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交换地震观测资料。
三、观测系统介绍
2016年,新源地震台共有观测仪器6套,其中国家台测震仪1套,为CTS-1E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前兆观测仪4台套,其中钻孔倾斜3套、钻孔应变1套,分别为新源老台CZB-1型钻孔倾斜仪、新架设新源CBT型竖直摆钻孔倾斜仪,那拉提CZB-2A型竖直摆钻孔倾斜仪、新源RZB型分量式钻孔应仪,强震观测1套,为BBAS-2地震计。另外新源地震台还负责维护GNSS新源陆态网络、ETNA新源强震动仪,同时维护昭苏地震台、察布查尔地震台的测震仪器。
四、业务和科研
新源地震台根据中国地震局和新疆地震局的工作部署和下达的任务完成日常监测预报工作,开展观测仪器的运行维护、地震观测数据的日常处理上报工作,进行震情跟踪分析、年度年中地震趋势会商、异常落实、大震应急等工作,同时开展地震科研课题的申报及研究。此外,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维护稳定、法制学习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按照地方政府要求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工作。
五、台站荣誉
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新源地震台观测资料在全国和全疆地震观测资料评比中多次获奖。2005年,新源地震台井下竖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被新疆地震局学术委员会授予新疆2005年度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新源地震台测震观测系统运行在2009年度全国地震观测资料评比中获得第三名的成绩;陆态网络新源基准站在2012年度全国陆态网络运行评比中获得第二名。1999年以来,新源地震台连续多年获得自治区地震局文明地震台称号,其中2003年、2013年分别获得自治区地震局“优秀文明地震台”称号,新源地震台还被新疆地震局评为2011年度先进集体。